首先, 所謂感冒, 乃是 "上呼吸道感染" 的俗稱, 泛指發生於
鼻腔, 鼻咽, 口咽, 喉嚨等部位 ( 合稱 "上呼吸道" ) 的感染.
因此, 各種 "感冒" 原本就是 "耳鼻喉科" 醫師的專長之一!
然而, 除了耳鼻喉科醫師以外, "胸腔內科" 和 "感染科" 醫師
對於 "感冒" 或 "類流感症狀" 的診斷和治療, 也都也很豐富
的臨床經驗.
( 註 ) "耳鼻喉科" 和 "內科" 兩者都屬於專科醫師, 地位平行.
而內科由於領域較廣, 故進一步分工為各種次專科,
包括: 心臟內科, 胸腔內科, 腸胃內科, 腎臟內科,
感染科,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 過敏免疫風濕科, 血液腫瘤科.
( 註 ) "流行性感冒" 雖然會引起高燒, 肌肉酸痛, 關節疼痛,
乃至於腸胃不適等各種不屬於呼吸道的症狀, 但由於病毒
位於上呼吸道, 因此, 在疾病分類上, 仍屬於上呼吸道疾病.
各科醫師的訓練過程, 和其專業分工, 並非如很多人想像中的,
那麼涇渭分明! 例如, 內人並非醫護人員, 當初她和我結婚時,
她還以為, 我除了 "胸腔內科" 以外, 對於其它科別的知識,
都一竅不通, 程度和她相仿! ...... 事實上, 醫師的分科訓練,
是七年醫學系畢業後, 才逐漸分流的. 因此, 各科醫師對於
其它科別的疾病, 大約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然而, 除了瞭解各科醫師的分工以外, 更重要, 也更深入的
另一項就醫觀念是: 當你自認為罹患感冒時, 就真的是感冒,
而非其它疾病嗎? 畢竟, 許多不同疾病, 都可能產生類似症狀!
台灣民眾常習慣在就醫前, 就先判斷自己可能是什麼病, 藉以
決定要看什麼科別 ...... 這種自己當醫師, 自己下診斷的行為,
原本就很可能出錯! 若再加上, 對各科醫師的專長和分工
有所誤解, 那末, 掛錯科別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 個人認為, 掛錯科別又如何? 我們原本就不應該要求
民眾具有足夠知識, 足以診斷自己罹患的是什麼疾病,
應該看哪一科醫師, 而民眾更不應該把診斷疾病的專業工作,
攬到自己身上! ...... 每位醫師原本就應該熟悉因為症狀類似,
故很可能掛錯到自己科別的各種疾病; 而一旦遇到這樣的病人,
就應轉介給適當的其它科別醫師.
具體建議如下:
(1) 當成人罹患疑似感冒的症狀時, 應先請教 "內科" 醫師.
若是在醫療資源比較豐富, 醫師分工比較細密的城市地區,
則可請教內科部門的 "胸腔內科" 或 "感染科" 醫師.
(2) 當十八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罹患疑似感冒的症狀時,
應先請教 "小兒科" 醫師.
(3) 當成人罹患某些症狀, 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掛什麼科時,
應先請教 "家庭醫學科" 醫師. 該科醫師對於各種常見疾病,
包括內科, 小兒科, 婦產科等, 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因此,
非常適當擔任民眾和分科分工已過於細密的龐大醫療體系
之間的橋樑!
(4) 若確實是感冒, 則無論是一般感冒, 或流行性感冒,
請放心請教 "耳鼻喉科" 醫師.
(5) 任何疾病, 都有其病程和療程, 因此, 若一昧求其速效,
可能會鼓勵或迫使醫師加重用藥, 對病人反而不利!
因此, 病人在服藥治療的過程中, 必須耐心!
(6) 若在服藥後, 原有的症狀仍持續, 甚至加重, 甚至產生
新的症狀, 則可能原因很多! 例如: 可能是用藥不足,
可能是診斷有誤, 可能是合併其它疾病, 可能是病人自己
沒有配合其它輔助治療 ( 例如: 多休息, 飲食節制等 ),
也可能是藥物副作用等 ...... 無論如何, 病人應遵從醫囑,
配合服藥及醫師的其它建議. 若有疑慮, 則應提前返診,
和醫師討論. 因此, 病人在服藥治療的過程中, 必須細心!
以上簡答, 希望能帶給發問人些許正確的就醫觀念!
如有不足或不解, 請補充發問之! 謹祝令堂 身體健康!
留言列表